2017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有偿代课”折射出的教育弊病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7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有偿代课”折射出的教育弊病。要想申论成绩好,关注热点不可少。重庆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重庆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关文章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2017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用书
仔细研读下文>>>2017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有偿代课”折射出的教育弊病

背景链接
如今大学校园内,“有偿代课”成为一些学生“不能说的秘密”。只要有需要,在兼职代课群里喊一句,就会有人响应。一些兼职代课学生每周代四五节课,一个月收入近千元。此外,更有代课中介按代课双方需要匹配的年龄、样貌等,按次抽取佣金,形成了一条校园内的灰色产业链。(5月25日《北京晨报》)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逃课、替课可谓老生常谈,“有偿代课”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不过是逃课方式翻新的花样。
“有偿代课”盛行,实质上是“钱可买通一切”价值观的扭曲体现,折射出学生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学风衰败。对学生来讲,逃课固然会有一时的轻松快乐,但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如经济账,大学开销囊括学习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读大学还等于放弃了工作收入等。此外,读大学数额巨大的花费,背后是父母辛苦的写照,让学生感叹“养我好贵”。
部分学生不想上课,表面上看,是学生传统意义上的不爱学习。深层次看,一方面觉得教师授课“无用”“乏味”,一些课堂是要教师点名或学生签名的,“有偿补课”实质上是在强化“应付教学任务的事实”,以形式上的课堂,消解了教书育人的本义。另一方面,造成学生不愿上课的客观事实,部分教师课堂“干货”匮乏,责任心或者说对学生的关爱不够,没有能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和精神食粮。这是“教” “学”“师”“生”本该良性互动关系的错位,反映出教育面对市场世俗社会的被动应对。
[参考对策]
第一,破解“有偿代课”,首先要有师生关系的伦理回归,教师不光是“解惑者”,更要突出“传道者”“授业者”身份,言传与身教都不可偏废,要让学生明白,课堂不仅是吸收知识的所在,更是塑造人格提升综合实力的神圣殿堂,而后者在人生发展中很可能更为重要。大学老师也要明白,大学生需要被关注,特别是一对一的关注,课堂之外花时间与他们交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他们的兼职辅导员,这其实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第二,教师要增加课堂内外的有效供给。大学生是有一定知识密度的完全行为人,不上课还花钱雇人代课,是因为他们认为课堂上收获有限。高校教师要增强站稳讲堂的危机意识,认真上课还不够,还要在课堂上回应学科前沿知识,敏锐捕捉学生兴趣点兴奋点,大学生越来越理性,要让他们明白,同样的时间在课堂度过,所收获的远比其它选择多得多。
第三,高校和社会要营造“诚信课堂”的外部环境。“有偿补课”成为现象,影响必然恶劣。高校需加强学生学业管理,改革教师业绩考核办法,让专心教学不吃亏、有回报、有荣誉,同时也要打通学生转专业通道,让学生学其所爱。诚信课堂、诚信考试理应被提到更高位置,让“有偿代课”被人鄙视、失去市场,这也是高校育人工作应有之责。“有偿代课”能存在,背后也有物质利益驱动,高校不妨更加积极作为,与社会组织合作,帮助更多学生获得社会实践兼职机会,弥补部分学生花费不足之需。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