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地震波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一、传播方式的类型
1、纵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2、横波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3、面波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二、应用领域
地震、地球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使用地震仪、检波器来纪录地震波,早期的仪器使用钟摆原理和类比信号纪录地震波,近代的仪器则使用压晶体管和数位信号处理地震波。地震波在介质改变时会有不同的传递速度,并在交界面上产生折射、反射等行为,这些特性被用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三、地震波的种类
地震波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面波,一种是实体波。表面波只在地表传递,实体波能穿越地球内部。
1、实体波:在地球内部传递,又分成P波和S波两种。
2、表面波:浅源地震所引起的表面波最明显。表面波有低频率、高震幅和具频散的特性,只在近地表传递,是最有威力的地震波。
刷题巩固
例题: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下列关于地震波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波是一种机械运动的传布,产生于地球介质的弹性
B、纵波是推进波,最先到达震中
C、横波是剪切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
D、面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科技常识,主要考查地理常识的相关知识点。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A项正确,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产生于地球介质的弹性。
B项正确,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
C项错误,横波是剪切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的是纵波。
D项正确,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近年来,公考竞争愈发激烈,想要顺利拿下笔试,一定要早早的开始系统复习。2020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将在8月22日举行笔试,公共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备考的考生可参考2020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让公考因你的努力,绽放出梦想的花朵!相信大家一定能在2020年实现公职梦想!
随着疫情的结束,重庆招考公告发布!独自备考缺少动力,题目刁钻无法解答,报考流程不清晰,职位选择有疑虑等等,为了满足各位考生的需求,我们建立了一个“重庆市考交流群”,群号:861554831。除了方便大家交流之外,我们还会定期整理一些历年市考的经典题目来测试一下大家复习的效果如何!相信在这样一个有学习氛围的交流群里,你们都能够获得或多或少的进步!
可添加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cqsgwyorg
点击分享此信息:
